不論是工幹的還是旅遊的,很多香港人對上海這個城市也一點都不陌生了。但這次 (2010 年)是我第一次到訪,而且還是在臨出發前約一星期才做這個獨自出走數天的決定,所以便「隨心」挑了一個未到過又安全的城市。旅遊書也是在上機後才查看,除了有友人推介過除家匯大教堂和 1933 老場坊,總括而言我是抱着一片空白的心情出發的,打算邊走邊拍就好,畢竟目的就是要有幾天出走假期而已。沒有期望不單只不會失望,反而是有感像中了 Jackpot 一樣。
那時候我還是獨愛街拍 ,雖然大教堂和老場坊都有到過,但最吸引我還是上海人的氣質(可能說得有點誇張)。之前也有聽聞過上海人都很自傲,廣東話中的「很寸」,但當我拖着行李問路時,一名女途人不止詳盡解說還親身帶路把我帶到酒店門口;坐的士時司機先生有說有笑的;交通指揮先生對這個拿着相機不知幹嘛在路口徘徊的女子很好奇,然後禮貎地搭訕,當然也擺舖士給我拍;鐵騎仕向我打招呼且對鏡頭微笑和若干次問路的經歷中,我只感覺到上海人友善的一面。可能我那趟旅程是「幸運例子」吧,只好說我在韓國,日本甚至香港的街頭經驗也沒有這樣幸運過,韓國什至像惡夢一場。
我一點也沒有感受到自傲,反而從觀察他們的臉,只看到自信,很高的自我肯定那種,雖則是 5 年前的我,但又不是第 1 次出國,而且拿香港人比較的話,的而且確我們的眼神和氣質是絕對地給比下去。
街頭定時也有跳舞者聚會,或表演小把戲的,參予者不是年青人反而是較成熟的一輩,他們表現得很悠然,觀乎他們和圍觀者的投入程度,我學習到這才是真正的生活態度,這都是上海人根深蒂固,很濃厚的本地文化。
題外話:這輯相有段悲壯的插曲 – 幾年前一次為電腦做 Back up 的過程中,差不多 99% 完成時,那台狀態已垂危的 MBP 突然斷氣,終於返魂乏術。剛巧剩下來還未 Back up 好的就是整輯在上海的原檔相片。其他無關痛癢的舊照都完整地 back up 成功,另一些較重要的相片反而卻被我在不同時間重覆 back up 了若干次在不同地方,偏偏就是遺漏了這輯我是挺喜歡的,一千零一個的存檔就這樣成了陪葬品,灰飛煙滅。 現在這些相片都只是從 Facebook 舊 album 中下載回來放在這,因為 file size 很有限所以沒有再加以修整,整輯黑白效過都是 SonyNex5 的內置 filter 拍成。
(photos taken by Sony Nex 5 with Leica Summicron 35mm F2)
多年前到過上海一遊,
當年未開始揸相機,
印象很香港,
上海女人很大聲,很惡,
或許是多年前的印象…
也有聽聞過的,但其實我的印象都是很片面而已,始終沒有相處過。;p